- +
法治建设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法治资讯  >  

洗脑宣传难招架 事前承诺难兑现 婚介机构营销套路难防

记者 王小月

近期,多名消费者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珍爱网、百合网等多家婚介公司存在误导消费行为,且在约消费者到线下门店面谈时,通过“疲劳战术”轮番劝说数个小时,导致最后支付少则数千元、多则达数十万元的入会费;付款前不允许消费者查看合同;口头承诺与合同内容多有不符。为此,记者近日对部分婚介机构的营销套路进行了调查采访。

珍爱网轮番游说诱导付款 Marry U收费不签合同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涉及婚介维权的消费者,并加入了一个有400余名遍布全国各地维权消费者的QQ群。记者入群后发现,每天都有新人入群,大家反映的婚介机构误导其交入会费的方式别无二致。

陕西西安消费者胡女士告诉记者,她在珍爱网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后,珍爱网邀约她去门店面谈。面谈时,她表示会费太高,自己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对方立即表示她可以用信用卡支付,并表示会一直为她服务到结婚为止。

“当时,几个人轮番游说,我的脑子完全处于‘短路’状态。付款后收到一份制式合同,红娘拿出最后一页催着我快速签字,完全不让你有考虑时间,最终交了2.88万元会费。”胡女士说,她回到家看了合同才知道服务期是七个月,并非交费前承诺的一直服务到结婚为止。

无独有偶,湖北武汉消费者刘女士今年年初在某社交平台上留言后,收到了武汉简爱婚恋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私信,要求去线下门店聊聊。刘女士说,“进店后,红娘连续和我说了近4个小时,我多次强调要回去考虑一下,但红娘一直软磨硬泡,并开始洗脑式宣传,承诺服务不限期限、不限人数,直到我满意为止。

“我认为费用过高时,对方立即表示可以分期付款。”刘女士告诉记者,最后她支付了1.58万元会费。春节后,红娘原本安排刘女士和一位男士见面,结果临时通知需要再见一位,到店后又说中间需要再插入一位。最后,仅一下午时间,刘女士就被安排见了3位相亲对象。事后,她看了合同才发现是3个月的服务期限、介绍5位相亲对象,这才意识到仅一下午已经消耗掉3个相亲名额。

北京消费者张先生也碰到了类似情况。他告诉记者,前不久下载了一款名为Marry U的App,第二天便接到工作人员电话,称有女生想约他线下见面。

张先生应约前往Marry U高端会所,但到店后并未见到相亲对象。一位自称张老师的红娘将他领到一个小房间里开始聊天。“红娘询问我工资收入、年收入和存款等信息,展示了一位女士的照片说这是我喜欢的类型,交了会费就可以约见面。我多次表示,我来时你们没说收费的事儿,需要考虑考虑。”张先生告诉记者。

在对方长时间的劝说下,张先生表示价格太贵,红娘提出可以打折。最终,张先生支付了4000元,服务期为一个月,但对方连合同都没让他签。刚离开门店,他就意识到不对劲,想要退款,对方却说要扣30%的违约金。

记者暗访百合网门店 先签合同才能看条款

为深入了解婚介公司的套路,2月21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百合网客服,向对方了解入会及会费等情况。工作人员要求记者留下个人手机号,称具体业务介绍会安排“红娘”对接。随后,红娘吴女士联系记者称,具体情况需要到门店详谈,电话里说不清楚。

2月22日,记者应约前往百合网北京大望路店。到店后,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进入了一个小隔间,随后吴女士便拿来一份表格要求记者填写,并询问是否携带身份证件。

记者看到,表格中涉及多项个人隐私,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职业、工作单位、个人收入、财产状况、家庭成员等信息都包含在内,下方则是择偶要求。记者称,目前想先了解一下入会的基本情况,是否可以不填写以上个人信息?吴女士称:“所有的客户来了以后,我们都要先了解他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另一半的要求,然后才能谈下一步。正常的话,我们还需要核实你身份的真实性。”她介绍说,入会会员都需要进行证件审核。

无奈之下,记者有选择性地填写了部分信息。吴女士查看后,对于没有填写的部分又进行补充了解,记者只能含糊其辞。

吴女士说,公司会为入会会员每个月安排1—2次相亲,记者询问百合网入会会员相亲的成功率,吴女士表示:“网上是有统计过的,但就我个人的工作习惯来说,并不太愿意说这些。我们服务的项目是人的情感,不想拿数据去作比较,我们的服务讲的是人情。”

沟通中,应记者要求,吴女士拿出一本册子,并称不能拍照,册子上有不同的入会价格,吴女士推荐记者选择1.98万元的套餐。记者要求先查看合同,吴女士予以拒绝,并表示入会交钱后可以给合同和收据。当记者表示需要回去考虑一下后,吴女士称,如果因价格原因需要考虑,可申请优惠。随后,她多次询问记者有什么顾虑、要考虑多久、多少钱可以接受、有几成概率会再回来选择……一系列问题让人难以招架。

最终,记者表示需要慎重考虑,借故离开。

多名消费者还向记者反映,此前在我主良缘、百合网等注册或填写了自己的手机号,两年后还在收到电话“轰炸”和时不时的短信,即使拉黑一个号码,还会有其他号码打来。

记者通过Marry U微信小程序进入了页面。注册提供手机号码后,第二天上午就收到两条短信:“他183cm事业稳定,今天私聊你4次”“这男生有车有房年入50万+对你有兴趣”。而记者在我主良缘注册后的几天里,也不时有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进行推销。

虚假陈述误导消费 婚介行业须加强监管

记者调查发现,在投诉平台及社交平台上,关于婚介机构的投诉居高不下。不少消费者投诉称:在红娘前期不断的洗脑式宣传下交了费;得到“一定帮用户脱单、服务到结婚为止”等承诺后交了费;不交钱不给看合同,交钱后收到的合同和此前承诺的并不相符。

针对当前婚介机构存在的问题,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不少婚介公司口头承诺与合同严重不符,通过虚假陈述、隐瞒真相的方式,使消费者产生误认、误购,是比较典型的消费欺诈行为。

胡钢表示,按照《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格式条款内容要做到公平合理,经营者要尽到显著的提醒义务和充分的说明义务,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要加粗提示。“婚介公司要求消费者先付款再看合同的行为,已涉嫌强制消费,以先付款后提供合同的方式来‘强压’消费者,这种合同应是无效的。”

胡钢认为,从长远来看,婚介行业需要进行系统化治理,对一些市场规模较大的婚介机构,更应加强监管。此外,婚介机构也要不断加强行业自律,为消费者提供规范服务。

记者手记

近些年,随着我国适婚人群的不断扩大,婚恋市场前景愈发广阔,婚介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在婚恋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部分婚介机构存在的营销套路也给消费者平添了许多烦恼。

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婚介机构应更多地从满足消费者需求出发,不断加强行业自律,通过优质、诚信的服务给有婚恋需求的年轻人带来切实的帮助。

(王小月)

投稿邮箱:zgfzjs@126.com

为您推荐

重庆警方破获特大跨境赌博案 全国跨境赌博“十大涉案逃犯”之一吕某投案

新华社重庆10月10日电(记者周文冲)记者10日从重庆警方获悉,近日,重庆警方破获一起特大跨境赌博案,被公安部列为跨境赌...

“百万扶贫资金”免费领?警惕诈骗新花样

只需下载一款App,就可在线申请“百万扶贫资金”。面对这样的“诱惑”,你会心动吗? 今年7月起,浙江温州反诈中心陆续收到...

安徽:多举措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新华社合肥9月10日电(记者 周畅)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柔性执法……记者10日从安徽省人民政府...

抵押未成年人房产 侵害权益合同无效

在民间借贷关系中,为了保障债务履行,不动产抵押是常用的担保方式。但在一些司法实践中,即使债务人提供了房产抵押担保,法院仍...

最高法司法解释保护普通消费者维权、规制“知假买假”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罗沙、齐琪)最高人民法院21日发布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不读完这篇文章,你根本不知道这个诈骗团伙的“松弛感”有多强!

今年3月,古女士申请网络贷款时,遭遇冒充银行客服诈骗,损失8700元后,向新疆和静县公安局报案。 民警核查资金流向发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