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治建设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消费  >  

“无糖月饼”都是健康的味道?

戴先任

《工人日报》(2023年09月12日 05版)

中秋佳节临近,种类繁多、口味甜软的月饼又上市了。作为传统美食,传统的月饼往往含糖和脂肪偏高,普通人吃多了容易变胖,糖尿病人吃了影响血糖。所以无糖月饼作为一种自带健康光环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南京市第二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王霞提醒,无糖月饼并非真的无糖。(见9月9日《扬子晚报》)

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 0.5克/100克即可标注为无糖食品。如果不添加糖但想保持甜味该怎么办?很多商家因此选用了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甜味剂来代替传统蔗糖。

这类甜味剂虽然热量比一般蔗糖低但也有一些副作用。比如麦芽糖醇吃太多会导致腹泻甚至引起胃痉挛和腹胀,出现肠鸣、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早在几年前,“低糖月饼吃了拉肚子”的话题就曾引发热议,涉事厂商道歉称其初衷是提供更健康的低糖月饼,忽略了麦芽糖醇可能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再如,此前有调查显示,一些“低糖月饼”总体油脂含量高。可见,一些打着“无糖”“保健”等字样的月饼不见得就真健康。

对类似情况,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加强对月饼市场的监管,对其中“挂羊头卖狗肉”、虚假宣传的商家,对不符合相关标准甚至有违法违规问题的月饼,要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商家制售“低糖月饼”“无糖月饼”时,也应注明相应的消费提示,明确添加剂成分、禁忌事项等,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同时,消费者要多一份清醒,理性看待商家的一些促销行为以及 “保健”“无糖”等营销概念,要认识到“无糖”与减肥甚至健康并无直接关系,摄入任何食物都要适可而止,更不要掉进“无糖”消费陷阱,因为“无糖”便忽视了月饼主要原料、保质期等基本品质信息。

应该明确的是,“无糖月饼”不能言过其实,不能逾越食品安全红线,更不能只是看起来很“香”。规范食品工艺流程和营销方式,严把食品安全关,让月饼市场真正实现秩序与健康,才是过中秋的正确姿势。

投稿邮箱:zgfzjs@126.com

为您推荐

野外露营当心卡式炉变隐形“炸弹”

◎本报记者 华 凌 正值暑假,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去户外野营。卡式炉因其便携、易用等特点成为户外烧烤、露营的热门装备。不过...

追“新”赶“潮” 多地推出新一轮消费提振举措

北京出台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广西推出深夜食堂、夜广西LIVE秀等特色活动,山西打造非遗国货“潮牌”“潮品”……记者...

莫让行业惯例成“利己条款”

日前,有媒体测评多家快递公司时发现,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向上取整”行为,有快递员称“2.1公斤也算3公斤(收费...

在国内销售的充电宝必须要有CCC标志吗?——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快速普及,消费者对移动电源(充电宝)的使用需求激增。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充电宝生产国、...

直播电商如何加强监管?市场监管总局回应社会关切

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题:直播电商如何加强监管?市场监管总局回应社会关切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市场监管总局10日发布《直...

“五一”前夕多地发放消费券 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本报记者 孟 珂 “五一”假期前夕,各地陆续出台重磅优惠活动,推出一系列便民优惠举措,为假日经济注入新动能。 其中,发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