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治建设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法治资讯  >  

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一审宣判:声音被AI化出售获赔25万元

今天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进行一审宣判,认定作为配音师的原告,其声音权益及于案涉AI声音,被告方使用原告声音、开发案涉AI文本转语音产品未获得合法授权,构成侵权,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各项损失25万元。

原告殷某是一名配音师,意外发现,自己的声音被AI化后,在一款名为“魔音工坊”的APP上以“魔小璇”的名义对外出售。殷某以被告行为侵害其声音权为由,将“魔音工坊”的运营主体北京某智能公司等五被告起诉到北京互联网法院,要求五被告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精神损失的侵权责任。

五被告均否认侵权。北京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认为,其APP中的声音产品有合法来源,来自于被告某软件公司。软件公司称它使用的声音来源于被告影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影音公司认为它与原告有过合作,约定经原告录制形成的作品著作权归属其所有。被告平台运营商与涉案产品的经销商,也称自己不构成侵权。

法官强调,声音作为一种人格权益,具有人身专属性,任何自然人的声音均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对录音制品的授权并不意味着对声音的授权,未经许可,擅自使用、许可他人使用录音制品中的声音,构成侵权。(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孙莹)

投稿邮箱:zgfzjs@126.com

为您推荐

安徽:多举措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新华社合肥9月10日电(记者 周畅)推行“综合查一次”改革;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推行柔性执法……记者10日从安徽省人民政府...

抵押未成年人房产 侵害权益合同无效

在民间借贷关系中,为了保障债务履行,不动产抵押是常用的担保方式。但在一些司法实践中,即使债务人提供了房产抵押担保,法院仍...

最高法司法解释保护普通消费者维权、规制“知假买假”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记者罗沙、齐琪)最高人民法院21日发布关于审理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不读完这篇文章,你根本不知道这个诈骗团伙的“松弛感”有多强!

今年3月,古女士申请网络贷款时,遭遇冒充银行客服诈骗,损失8700元后,向新疆和静县公安局报案。 民警核查资金流向发现,...

中介机构频现“资格罚” 多家公司在审项目受波及

◎记者 徐蔚 受奇信股份持续8年财务造假的波及,日前,为奇信股份提供中介服务的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称...

“两高”司法解释将通过“虚拟资产”交易明确列为洗钱方式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记者罗沙、齐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