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治建设网
您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  >  

边刷剧边吃饭?小心给身体徒增负担

参考消息网3月1日报道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近日报道,在科学文献中被称为“分心饮食”的习惯,在当今这个崇尚多任务处理的社会中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吃饭的同时处理工作或看手机已不再是例外,而是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这种趋势源于我们用餐时间和地点的更大灵活性,以及触手可及的干扰的激增。

荷兰莱顿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洛特·范迪伦强调:“现在任何事情都可以随时随地完成,但这并不一定是积极的。”该专家领导的研究表明,70%至75%的人在吃饭时分心,这种令人担忧的做法对健康有直接影响。

“分心饮食”代表了饮食行为与对所摄入食物的充分认识之间的分离。这种脱节被归因于各种活动的混合,这些活动以前仅限于特定环境,如办公室或家庭,现在则与用餐时间重叠。范迪伦指出,这种做法将进食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例如使用电子设备或消费数字内容,从而扭曲了用餐时间。

这种趋势除了影响对食物的享受和情感联系外,还改变了饮食习惯。饮食变成了一种机械的、功利的行为,失去了它的社会文化意义。专家称,这种现象不仅影响饮食体验,还影响调节饱腹感和与食物相关的愉悦感的身体内部信号。

“分心饮食”被记录在案的主要影响之一是食物消耗量的增加。各种研究表明,吃饭时分心会导致饱腹感降低,从而使得人们吃过多的食物,并在更短的时间内再次进食。这种行为模式与体重增加密切相关,因此“分心饮食”已成为导致肥胖的危险因素。

除了影响摄入的食物量外,分心也会影响饮食体验的质量。瘦素和GLP-1等激素发出的饱腹感信号需要大约20分钟才能被大脑感知,但注意力分散会干扰这些信号。

根据范迪伦领导的实验,当人们专注于要求较高的认知任务时,他们对味觉的感知会发生改变,从而减少负责处理味觉和奖励的关键大脑区域的活动,例如岛叶和前额叶皮层。

“分心饮食”还会影响对其他味道和气味的感官感知,除了减少与食物相关的愉悦感之外,还会增加在后续进餐中寻求情绪和热量补偿的可能性,从而使不满足和过度摄入食物的循环持续下去。采取措施抵消“分心饮食”的影响对于寻求更健康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专家们一致认为,在进餐时建立更有意识的秩序可以产生重大影响。这些策略旨在减少过度摄入食物,并使食物恢复其带来感官和愉悦体验的作用。

此外,实施“正念饮食”的做法需要积极关注与饮食相关的身体和情绪感觉。伦敦城市大学心理学教授凯蒂·塔珀强调,目标并不是完全消除干扰,“要求人们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单独吃饭可能会产生负面后果”。然而,结合对所吃食物的味道和口感的思考,有助于人们获得更令人满意的用餐体验。

尽量减少进餐期间的干扰是关键的第一步。收起或关闭手机等电子设备可以防止注意力转移到屏幕和通知上。范迪伦教授表示,进餐时进行社交活动可能不会导致较高的体重指数(BMI)。这是因为说话往往会减慢进食的速度,从而使饱腹感信号更有效地到达大脑。(编译/张琳)

投稿邮箱:zgfzjs@126.com

为您推荐

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阅读提示 一些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坐地起价”的行为,让参保人员颇为不满:“刷医保个人账户的话,药价高、不划算,毕竟个人账户...

多名药师涉嫌“挂证”多家定点零售药店

◎本报记者 张佳星 5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定点零售药店药师涉嫌“挂证”情况。记者查阅发现,此次公布的出现在多家定点零...

“狂炫”龙虾后口渴难耐 或是健康拉响警报

又到一年“吃虾季”,街边的小龙虾香气四溢,作为夏季夜宵C位“选手”,约上三五好友点上一盆麻辣鲜香的龙虾再配上冰啤酒是不少...

温县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李俊峰医者仁心

在河南省温县人民医院的疼痛科,有一位深受患者爱戴的医生——李俊峰主任,他不仅医术高超,更以医者仁心著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关于肖某引发舆情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的通报

近日,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某被其妻子举报违反生活纪律、医德医风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迅速成立调查组,派出工...

北方多地进入杨柳飞絮期 “过敏星人”请收好这份注意事项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随着四五月份气温逐渐上升,除了满城万紫千红,北方多地还迎来了专属春季的“杨柳飞絮”。杨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