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有幸成为法院系统的一名新兵。初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法院时,我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耳畔仿佛回响着悠远厚重的法槌声。然而真正震撼我的,却远非止于此:当我走进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殿堂,扑面而来的竟是科技时代带来的崭新气息——法院信息化建设如一幅精密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铺开。
初到法院,最令人安心的莫过于信息安全的“金钟罩”。法院内外那严密的安检门,恰如网络世界中的层层数字关卡与防火墙,内外交织,共同护卫着司法数据的秘密与尊严。走进办公区域,一张网系统更令我惊叹不已:从前需经繁琐流程、多方辗转才能完成的事项,如今在指尖轻点间便如溪水般畅通无阻。初涉工作不久,某日接触到一起复杂的案件,结果竟在电脑前轻松调度完成,便捷如光速传递,工作效率悄然翻升,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
人工智能的加入,更让司法工作添了灵动的智慧。智能辅助文书生成系统如一位博学且耐心细致的助手,悄然帮助工作人员减轻了文书起草中多少伏案劳形之苦;法信网中存储的类案卷宗功能则似一盏穿越迷雾的航灯,为法官审判提供了清晰参照——前辈法官们如今也常感慨,过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翻阅资料才能寻到的参考案例,如今系统已自动将相关案例推送至眼前;智能庭审系统深度整合声文同步映射技术,实现从证据质证到法庭辩论的全流程语音实时转写,依托多模态交叉校验算法自动生成标准格式笔录文本。
展望前路,信息化建设依旧充满无限想象。我仿佛看见卷宗材料正逐渐脱去沉重的纸质外衣,轻盈化作可随时调阅、检索的电子卷宗;无纸化办公让所有流程在数据河流中轻快奔涌;更令人期待的是“数据工厂”的构想,它将如精密织机般,将案件信息自动析取、提炼,为审判提供更精准的支撑。这些并非缥缈梦幻,而是我们正一步步走去的未来方向。
从初来乍到的新奇,到如今每一天的踏实体验,信息化建设已如阳光般温暖融入日常,悄然重塑着这座承载着历史荣光的人民法院的筋骨与血脉。每一次键盘敲击、每一道电子卷宗中闪动的光标,都跳跃着司法为民的初心与脉搏。我相信,数字技术这柄利剑,在二七区法院这方红色热土上,必将雕琢出更为高效、更富智慧、愈加贴近人民的司法新图景——科技之光正照亮法庭的每个角落,让正义的天平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永恒光辉。
(岳远俭 吴湘梅)